人民法院报2025年03月18日第05版
本刊特稿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聚焦百姓所急所盼,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获得感。消费是民生所系,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22年以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及辖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涉及消费纠纷案件两万余件,涉及食品安全、医疗美容、网络购物、教育培训、健身娱乐等多个领域,均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重庆五中院及辖区法院立足新形势新需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统一裁判尺度审理消费纠纷案件、创新举措融入社会治理、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等方式,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进一步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从维权无门到撑腰保护:依法审判增强消费者维权“底气”
平等保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沙坪商场品类销售一部资深主管 龚定玲
精准界定消费者“差评”的合理与恶意
全国政协委员、中豪律师集团董事局主席 袁小彬
重庆五中院每年发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我都会看,特别是其中一些新类型案件。比如说,在“打卡式”消费渐成风潮的情况下,不少人消费后喜欢在社交平台发布针对商家的点评,向网友“种草”或“避雷”,部分商家认为负面评价损害了自身名誉权,由此引发差评官司。